close

【聯合報╱李偉文牙醫師、作家、環保志工】

台灣民眾最近這一陣子都很鬱悶,因為在社會長期紛擾與全球競爭壓力之下,我們只好追求「小確幸」,但是在這小小的美好夢想中最主要的美食,卻屢屢在食安風暴之下破滅。

我們可以利用這個機會,痛定思痛,除了食品安全的把關之外,趁此重新審視我們的飲食習慣,並且將「食育」加入傳統的「德智體群美」育的一環。

或許這不只是知識的傳遞,而是一場溫柔的革命,革命的起點就是我們的餐桌,透過飲食的選擇,看到食物與環境的關係,進而找到人與環境,人與人之間的關係,然後才有可能建構人類文明永續之路。

日本前些年在中小學課程裡,正式加入了「食育」,除了有健康的飲食知識之外,從認識食物開始,找到自己跟土地的關係,同時也從食物的烹調中,建立溫暖的親子時光。

近年台灣有些縣市也開始嘗試編訂有關食育的教材,坊間有些幼教機構或民間團體陸續開了一些讓孩子學烹飪的課程,看到才三、五歲的孩子,居然可以那麼認真且慎重的在廚房工作,不只是洗碗擦桌子,還能切菜煮飯,真是跌破大家眼鏡,也顛覆了長期以來家長將廚房視為孩子禁區的想像。

飲食教育在這個時代真的很有必要,當然,不見得要教孩子煮飯,但是會辨識什麼是垃圾食物,養成健康飲食的習慣,一直被許多大人疏忽。

如果可能的話,盡可能自己在家裡烹調。或許有人說,父母親兩人都要上班,下班後都累得要命,哪有精神再自己煮?只能在外面吃,或是買現成的食物回家吃。其實我們家也是夫妻兩人都在上班,只因為覺得飲食健康很重要,所以寧可累一點或晚一點吃,也要在家裡自己煮。通常孩子下課回家,若是肚子餓,會先吃點水果或麵包,然後就寫作業,一邊等媽媽煮晚飯。八點左右晚飯煮好了,孩子的功課大概也做完了,全家人就可以一邊吃飯,一邊聊天或討論。

我們可以帶著孩子上市場,讓孩子看到蘿蔔是怎麼從土壤裡挖出來;小黃瓜又是如何長大;甚至豬或雞是飼養在什麼樣的環境,瞭解我們吃下的每一口食物,我們所付出的代價,以及應負的責任。

日本人至今在吃東西之前,都會合掌說出一句感謝的話,那是對讓我們可以活下來,而奉獻出生命的動植物誠摯地感謝,「我領受您的生命了!」這種感恩的心情,其實也是人生幸福感最大來源。

同時,每個人小時候吃媽媽手煮的飯菜,更是一輩子幸福難忘的滋味,食物擁有讓全家人共享美好人生的力量,即使媽媽煮的飯菜很簡單,遠遠比不上外面餐館的豐富,可是我們真正感受到的不只是食物的味道,而是整個用餐的氛圍。當然,如果孩子從小就能與媽媽一起煮飯,那更是人生不可多得的幸福滋味了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kes6196 的頭像
    ckes6196

    成功國小...健康中心....!

    ckes61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